推理小说家煲的鸡汤

  去年部门抽奖抽中一本《解忧杂货铺》,因为在那之前就已经看过这本书了,所以后来也就没有反抗的,让同事抢走归了她。到年底忽然想起这本书,索性就提笔写写。
  《解忧杂货铺》讲的是几个小偷闯进了一个废弃的杂货铺,通过一个牛奶箱和不同年代的人通信,给与回应,不断解决不同人的问题,到最后也找到自己人生的出路。
  整本书由几个不同的故事串联而成,简单易懂,不同于东野圭吾其他的推理小说,在结局的时候或者在过程中,推理有答案或者答案有了反转。甚至唯一一点略有神秘色彩的事件——信箱的信会穿越时空,也在事件出现之后的一两页内容里得到了答案。纵观全文,值得大书特书的内容有不少,但对我来说,那些值得一提的东西,温暖,感动,悔过,坚持自己等等这些书里的特质,都有些乏善可陈。
  产生这样的心情当然也不是因为书写的不够好,书还可以,大概能打三星半。但抱着吃川味火锅店的心情,点菜的时候发现只有清淡偏甜的粤菜可点。因为结果低于期待,难免有所抱怨。
  当然如果因为自己的期待就不允许火锅店的菜谱上只有粤菜可点,这种态度是不够端正的,虽然我不喜欢,但我也捍卫火锅店做粤菜的自由,而且也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解忧杂货铺》也没打着我是推理小说的招牌出来接活,所以不妨把它当做是作者的一种尝试。
  梳理推理小说发展过程,从古典推理到侦探小说,到日本新本格出现,松本清张结合时事始创社会派推理小说,最后宫部美雪、伊坂幸太郎、绫辻行人、东野圭吾等作家让日本推理小说百花齐放。到这,我不禁有个疑问,为什么东野圭吾可以在同时代的同行作家中脱颖而出,让路人也有个好像在哪听过的印象?东野圭吾虽然也写过侦探破案的本格小说,但他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比如《白夜行》《嫌疑犯X的献身》,这些书无一不以事件中的人物纠葛为主色调,辅以推理破案,结尾真相大白,人物冲突达到最高峰。这些人事纠葛,日式风格的说法是,羁绊。因为羁绊,使得东野圭吾讲的故事多了些人情味,当然部分给人眼前一亮的推理也是一个地基式的存在,另一个方面东野圭吾小说被大量改编成了影视剧,吸引了不少推理小说圈外的路人粉,这也是东野圭吾火起来的一个原因,儿比起其他推理、侦探小说衍生的影视剧,东野圭吾书里在上述中提到的人情味所带来的晚间八点档狗血剧的氛围,冲淡了推理小说迷们和普通观众们之间的壁垒,像迪士尼动画片大人可以看到成年人的元素,小孩可以看到小孩子的元素,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说完东野圭吾小说的整体风格,我们再来看这本书,比起他之前的那些作品——《黑笑小说》之类的不在对比范围,我们可以看到,《解忧杂货铺》推理味和人情味的配比,前者少,近乎于无,后者晚间八点档的氛围则被推到前作们所未有的地步。这种改变对于推理小说迷们来说是接受困难的,甚至是抵触:没想到东野圭吾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写这种东西了?但对于东野圭吾、普通观众、普通读者,从现在结果来看,好处是远大于坏处的。而且这种改变从东野圭吾之前的作品中其实已经可以窥见端倪,对社会人性黑暗的长期注视,不可避免会产生两种态度,看透看破心灰意冷,或者一直乐观下去,对人之初性本善投赞成票。《解忧杂货铺》如果我们不把他粗暴的归类到是作者投读者们所好的一部纯商业作品——比如《阿弥陀佛么么哒》之流,而把他当做是作者在黑暗中得到的答案,似乎变得容易让人接受起来,甚至于作者本身跳出了推理小说家这个标签所带来的局限性,但这么看,似乎又给原本平庸的作品加了一个过分闪耀的光环。
  无论如何,《解忧杂货铺》给我的观感仍然还是开头所提到的一样,三星半。至于东野圭吾先生之后的作品是在《解忧杂货铺》上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又折回头写以前那类推理小说。我始终都会感谢他带来那么多优秀的作品。